作者| 木马君
【资料图】
前段时间,我带小木马去国内的父母家小聚。难得一家人欢聚一堂,小木马的姨妈,姨父,外公,外婆都在家。
在外公外婆家,小木马的两个姨妈主动承担起了带娃的任务,她们难得与小木马相处,自然想要好好陪他玩。
大半天过去,一直是风平浪静,其乐融融,我也乐得在一边清净清净。
到了下午,酒足饭饱后,正是大家有点疲累犯困的时候,突然,在客厅玩的小木马和姨妈开始鸡飞狗跳起来。
我听到小木马在大声吵嚷:我就要拼这个!
姨妈在一旁哄他:我们先画画玩,等姨妈买来再和你一起拼。
小木马不依不饶:我要现在拼,就要这个。
姨妈黔驴技穷,不知如何解释。
小木马越来越急,开始生气地跺脚,眼泪也喷涌而出。
看着小木马和姨妈友谊的小船已经在大风大浪里快要翻船,我赶紧出去救场。
了解了一下情况,原来是两个人原本在画画,姨妈在网上找了一些可爱的动物折纸套装的图片,和小木马一起依葫芦画瓢,临摹小动物。
画着画着,不知道是哪条神经突然接通了,小木马不想再画这些动物,而是要用纸板去做这些小动物。
姨妈解释道,这是某宝上的手工套装的商品图片,家里并没有这样现成的手工套装,所以做不起来。
小木马不听,他突然陷入一种执拗,就要马上得到它。
可怜的姨妈,看着手机屏幕里的图片,抓耳挠腮也没法变出来。现在就是立刻下单,也显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。
钻进了死胡同的小木马,开始情绪崩溃,他听不进去任何解释,开始变得急躁。
无论姨妈怎么哄他,甚至答应带他去买玩具,也没法让他平静下来。正在情绪漩涡里的他,已经没法理智地判断了。
你说孩子突然不讲理,气人不气人?
气人。
那这时能怎么办呢?
看着一脸崩溃的小木马,我轻轻地搂着他,再次平静地告诉他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了。
他不接受,也听不进去。
我继续用正常的语调和他沟通,与他讨论其他的可能性。
他继续发了一通无名火,仍然没有停止哭泣。
我没有再做更多的解释,也没有拔高音量质问他:你这个孩子,怎么油盐不进,这么不讲理?!
我只是在他旁边陪着他,帮他擦眼泪,这样过了大约四五分钟,等他哭完了,似乎释放了心中的某种情绪,然后他逐渐地平静了下来。
那狂风骤雨来得快,去得也快,小木马擦干了眼泪后,主动地接受了之前的提议,说可以一起玩乒乓球。
重新恢复平稳情绪的小木马,又成了那个善解人意的小孩,他又开始能够交流,愿意和我们玩球,也不再执着于手机上的手工套装。
仅仅是几分钟的事,仿佛是换了一个小孩。
几分钟前他还崩溃大哭,完全不讲理,而现在的他,仿佛是元神回归,重新变得平和体贴。
你说,遇到这种情况,大人是不是要两手一摊,无语问苍天?
已经很多年没有对付过小娃的小木马姨妈,亲历了这一场风波,不禁拍着胸口感叹:
小孩子怎么会这样?玩得好好的,为什么突然发飙?
要我说,孩子不讲理的时候,就应该打一顿。不能这么纵容着他的脾气。
另一个姨妈也开玩笑说道,你们就是对孩子太过宽容了,要是送到我家几天,我保管给你治得服服帖帖。如果无理取闹,我就啪啪打一顿PP,不怕你不听话。
我忍不住笑了,知道姨妈们并不是真的要打孩子,其实更多地是面对突然间不讲道理的小孩,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式,这时穷途末路的大人就会忍不住想要通过打PP的方式让孩子明白,他的行为是错的。
轻轻拍一顿PP,自然是不疼的。
伤害性不大,震慑性很强。
我笑着和小木马姨妈说,你想要抓狂的心情我懂,但是打孩子我是坚决不行。
姨妈说道:为啥不行?又不是真的打,只是做做样子啦。
循着小木马姨妈的话,我认真地想了想,为啥即使是气到原地升天,我也完全不会考虑打孩子呢?
要说为啥不打孩子,咱们先不急着上高大上的价值观。
我不想去谈独立人格啦,孩子的人权啦这些有些遥远的概念。
当父母的,心情和基本诉求大抵相同,无非是想解决当下的难题,也想孩子以后能成长得更好。
就小木马这种情况来说,
首先,打孩子根本不能解决问题。
我没打他,他的情绪漩涡持续了5分钟。我打他一顿,搞不好他要哭嚎半小时。从实用主义来说,不划算。
其次,一个五岁的孩子,心智还不健全,纵然他的情绪来得像龙卷风,但是他对此也无能为力啊。
有时你需要明白这情绪是哪里来的,也许是下午玩得累了,也许是他心里有某种焦虑,又或者他就是遗传了父母丰富敏感的情绪,容易有随机的起伏。
面对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,和他讲道理显然毫无用处,甚至你都不能用理性的逻辑来推导他的行为。
每当小木马偶尔地遇到他无法自控的情绪,我能做的无非是,行动上坚持自己的原则,但是情绪上尽力安抚他,接纳他,陪伴他。
众所周知,我家里有个40+的大男孩,也常有情绪问题,成年人尚且不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情绪,又何况小孩子呢。
最后,最重要的一点,孩子总是从身边人的行为得到启发和示范。
如果父母或长辈打了他,哪怕只是轻轻拍了拍PP,那他也会自然而然地get到:
原来打人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啊。
他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,毕竟他视为表率的长辈们也是这么做的,那以后他遇到无法用语言解决的问题,也许也会扬起手臂。
比起在家无端发脾气的小孩,我更怕以后出去会打人的小孩。
权衡利弊,孰轻孰重,一目了然。
养娃这些年,我也不是圣贤父母,也常有被娃搞得人仰马翻的狼狈,也有快要忍出内伤的抓狂,但不管何时何地,我绝不会用打骂的方式去解决问题,因为打骂一时爽,实则后患无穷。
提起打人的话题,小木马的学校对于处理小孩子的肢体争端很有一套。
在学校,小孩子会有意或者无意发生肢体冲突,有时是推搡,有时是争抢。
老师们教会孩子,遇到这种情况,不是委屈地在原地哭,也不是愤怒地打回去,而是态度坚定地对对方说:
NO! Thank you!
曾经有一次,我参加小木马学校组织的运动会,在一旁亲眼看到,一个调皮的小男生反复推搡小木马。
小木马既没有生气愤怒,也没有害怕地哭,他稍稍远离了这个男生,大声地和他说了“No, thank you!” 然后,他还跟旁边的老师报告了这个情况。
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的我,内心有点小小的触动。
我很欣慰,小小年纪的他,已经学会如何面对冲突。
倘若,家里的父母长辈时常会用打PP的方式来威吓和制止他的某种行为,那他会不会也习惯于用打骂去解决自己遇到的争端呢?
当然,我和木马爸爸并非是溺爱孩子的人,也不会无条件纵容孩子的行为,错误的行为要教育改正,无理的诉求不会得到满足。
但是,打骂在我心里是底线,这是我不会采纳的育儿工具。
点击阅读原文
标签:
上一篇: 有人假冒国家机关名义伪造文件!农业农村部郑重声明-观焦点
下一篇: 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