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【新闻随笔】
作者:李思辉(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)
今日中国,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。据媒体日前报道,浙江以传统产业低碳转型、新兴产业培大育强、生态产业价值转化等为主线,以建设绿色低碳工厂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、绿色供应链为抓手,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。
近年来,在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导向指引下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人们普遍感受到天更蓝了、地更绿了、水更清了。在很多地方,“青山远黛多妩媚,鸟语花香春满园”已成日常一景。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,也是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生动彰显。
难以想象,如果没有“两山”理念的正确引领,没有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”的一锤定音,没有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“摆在压倒性位置”的鲜明导向,没有“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”的深谋远虑,我们的改革发展会走怎样的弯路,我们的生态环境会遭受何种损害。事实雄辩地证明,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以前所未有的决心、力度、成效推进绿色发展的决策科学正确、正当其时。
回望来时路,着眼向未来,我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,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、根源性、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推进绿色化、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、负重前行的关键期。当前,我们尤其需要坚定绿色发展的决心、信心、恒心,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确保绿色成为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,确保向好向美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
生态优先与经济发展,并非决然对立,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。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,将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,而这正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努力厚植绿色这一发展底色,生态优先与经济发展必将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。
“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今天,人们对好山好水好空气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,对保卫蓝天、碧水、净土的决心比以往更加笃定。咬定青山不放松,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,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会更加厚实,万里河山将更加多姿多彩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8月08日 02版)
标签: